1月19日,国新办举行了保障春节市场供应、促进节日消费的新闻发布会。会上,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回顾了2022年促消费的重点工作,详细介绍了2023年春节保供和消费促进措施。盛秋平表示,将把2023定为“消费提振年”,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。
四大方向促消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万亿元
盛秋平介绍,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4万亿元,市场销售规模基本稳定。商务部重点开展的工作包括四个方向: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二是加快新型消费发展,三是优化消费平台载体,四是创新消费促进活动。
其中加快新型消费发展方面,组织开展了网上年货节、双品网购节,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.2%,占社零总额27.2%;促进了绿色消费,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、绿色建材下乡活动,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达689万辆,同比增长近1倍。
关于优化消费平台载体,积极推进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,举办了首届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论坛。公布了首批12个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和16个全国示范智慧商店;在80个地区开展试点,推动建设1400多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;加快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,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0%,2022年农产品网零额增长9.2%。
保障春节市场供应 促进节日消费
“目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。”盛秋平在会上分享了商务大数据监测预测平台的相关数据。一是市场供应充足。各地大型批发市场、连锁超市生活必需品备货量同比增长10%左右。二是价格总体平稳。如粮油价格与一周前基本持平,肉类价格小幅波动,禽产品价格小幅上涨,30种蔬菜平均价格比去年农历同期下降5.0%等。三是销售稳步恢复。1月上旬,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销售额环比增长8.7%,同比增长2.5%。
关于春节促消费活动的具体安排,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分享了两方面。一是搭建平台,统筹开展全国性的消费促进活动,比如迎春消费季的“2023全国网上年货节”,还将启动“老字号嘉年华”、“中华美食荟”等专题活动。二是聚焦热点,指导各地开展各具特色的促消费活动。比如围绕冰雪消费,北京、天津、黑龙江、陕西等地相继举办“冰雪欢乐购物季”“冰雪消费节”“冰雪艺术嘉年华”等,还有年礼季、品质生鲜、应季服饰、汽车家电、年夜饭等消费热点活动。
“今年春节是疫情防控转段后的第一个春节,实体零售、餐饮堂食、跨区旅游等各类线下消费场景加快恢复,线上消费保持旺盛势头。”徐兴锋预判了今年春节消费市场的趋势和特点:商品消费更重品质,餐饮消费更显年味,体验消费更受欢迎,绿色消费更受青睐。
消费提振年 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
据介绍,为促进消费,商务部已经明确了2023“全年乐享 全民盛惠”的主题,将会同相关部门、地方和行业协会安排近300场活动,做到 “季季有主题、月月有展会、周周有场景”。
盛秋平表示,商务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部署,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,把全年定位为“消费提振年”,重点围绕“改善消费条件、创新消费场景、营造消费氛围、提振消费信心”,促进消费向绿色、智能、健康、品牌、时尚方向发展,进一步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:
一是抓重点,稳住消费大盘。汽车、家电、家居、餐饮是消费的顶梁柱。商务部将着力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,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,扩大二手车流通。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,促进家电家居消费。落实助企纾困的政策措施,支持餐饮等行业加快恢复发展。
二是抓创新,激发消费活力。促进直播电商、即时零售、个性化生产、柔性化定制等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,推动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。促进绿色消费、健康消费、品牌消费、品质消费,发展夜间经济、首店首发经济,打造消费新场景。充分发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、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重大展会在促进消费中的引领作用,组织开展更多线上线下结合、商旅文体融合的促消费活动。
三是抓载体,优化消费环境。深入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,稳妥有序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,统筹开展智慧商圈、商店的示范创建,形成一批知名商圈,一批消费新地标。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,让居民生活更加便利。加快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,畅通工业品下乡、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,扩大乡村消费。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