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消费 > 正文

贵州台江:稻鱼共生钱粮双增

来源:新华网 2023-10-16 19:04 阅读量:5992   

“两山两谷三面坡,一江一河万级田”“一山分四季,十里不同天”……这便是贵州省台江县的真实写照,其全境层峦叠嶂,沟壑纵横,无一平川,耕作难度很大,农业产业在低水平线徘徊,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。

贵州台江:稻鱼共生钱粮双增

黄金地带——贵州台江老屯长滩稻田风光。

“以前只靠种田赚得少,家里开销很难维持,就得出去打工。”曾经,台江县台盘乡阳芳村54岁村民杨春海面临着守着家门难生存的窘境。为了维持生计,文化不高的他只能常年在外讨生活,除了在工地做小工、卖劳力的苦楚,无法陪伴孩子成长也成了他的心结。

而像杨春海一样的农民还有很多,在严峻的客观条件下,农民增收、提升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、提高农业效益成了台江县的首要问题。

贵州台江新法种稻、古法养鱼。

2021年,台江县全面推广 “五优”运营模式,扎实推进 “六化”管理标准(立体化、设施化、机械化、数字化、绿色化、品牌化),逐步推广“稻鱼共生、稻油轮作、以鱼以油养稻”的综合种养模式,持续推动“稻+鱼”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发展。

全面推广“新法种稻、古法养鱼”,推行集中旱育秧,实施“增加栽培密度、增加钾肥、调整氮肥”“两增一调”技术和轻简化栽培、病虫害绿色防控。

台江村民在排羊乡“稻+鱼”示范基地抓稻花鱼送往市场。

同时,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种植收割,不断提升综合机械化率。先后投入春耕秋种旋耕机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植保无人机、水稻收割机等,实现水稻示范田机械化耕种全覆盖。

全县实现平均亩产水稻从2021年的450公斤增产到2022年的650公斤,到2023年的700多公斤,连续两年实现增产。

实施推广边沟流水式、坑塘增氧式、帆布池等养鱼方式,同时开发了酸汤鱼、酸菜鱼等产业,形成了一、二产业联动,较2022年古法养鱼亩产75公斤增长到亩产500多公斤,每亩增收1多万元。逐步实现“一水多用、一田多收,提质增效、粮鱼多赢”和“粮鱼增产、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”目标。

台江“以鱼肥田、以稻养鱼、鱼稻共存”,实现一田多用,双重收益。

如今,在台江,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方式的变革,农耕社会传承下来的稻田养鱼不再是小农经济,而是走出了一条“养鱼、稳粮、提质、增效、生态”的现代农业新路。

稻在水中种,鱼在水中游,稻花鱼在水田里时隐时现,不时跃出水面……这动静结合的画面,正是台江县积极探索“稻+鱼”生态种养殖模式的生动缩影。

贵州台江村民在台盘乡阳芳村抓稻花鱼送往市场。

2023年,台江县引进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中浙优8号、华浙优210、宜香优2115、品香优秱珍等一批产量高、品质好、抗病强的金奖优质稻新品种全县推广。

“我们村80%的农户种植优质稻新品种,9月份测产,比其他品种收成要好,鱼产业一亩达到1500多斤,稻鱼收成都是历年来最好的一年。”阳芳村支书杨金华信心满满地说。

台江县稻田养鱼深度挖掘了水稻和鱼的价值,依托现有加工厂进行加工包装,优质米售价最高达40元/公斤,实现商品米业加工总产值达4亿元以上。

贵州台江:稻谷收割季 处处丰收景。

未来,台江县将结合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特点,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,大力提升传统稻鱼综合种养,通过稻田综合种养,挖掘出水稻的最大价值,让农民重新审视种粮效益,实现稳粮、增效“双赢”。
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