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热点 > 正文

东风作答eπ亮剑

来源:易车网 2023-12-21 23:05 阅读量:18431   

导语:eπ,吹响新东风的冲锋号

作者 / P J

编辑 / 小 艾

超7亿。

关于20万元选什么车以及这个市场走势话题,自10月31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、副总经理陈昊提出,至11月10日下午5点,这是全网阅读量。

话题引发热议的背后,是转型焦虑和抉择。短短3年,新能源如风暴席卷汽车市场,市场份额迅速突破30%,新旧时代加速切换,但是15万元-20万元领域如凯美瑞、迈腾等保持坚挺,这让参赛者一边观望,一边徘徊。

时代浪潮奔袭而至,坚定者躬身入局,发问者更是作答者。也是11月10日,东风智能新能源品牌SHOW暨eπ品牌发布会在武汉举行,带来东风悦享智能品牌,推出全新主流科技电动品牌eπ,首款车型eπ007亮相。

“面对当前汽车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浪潮,我们将振奋精神,加速焕新出发。我们要集聚资源,转型突破,将东风已形成的技术优势、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、市场优势,勇立新能源转型发展的潮头。”统筹市场竞争复杂性和技术变革颠覆性,东风公司董事长、党委书记杨青锚定新目标。

现状亟待打破帮助东风下定决心,新能源滚滚浪潮坚定发展方向,厚植的科技实力赋予信心,东风悦享智能品牌发布、eπ品牌发布及首款产品推出、东风自主新能源乘用车矩阵亮相则是有力的行动。

这是东风的时代答案,吹响新东风的冲锋号。

1、有备而来

“我们不怕竞争,既然来了就做好了准备。”对于推出eπ品牌,陈昊交底。

这是一种表态,更是一种自信。源于手里的弹药。发布会最后一环,猛士、岚图、东风风神、eπ、东风纳米、东风风行、东风启辰……覆盖豪华、高端、主流和小型车全家族的东风新能源品牌和产品齐登场。

要知道,即使纵横捭阖全球的合资品牌,也未能做到新能源全面布局,这是东风的积累、实力和选择。

“十三五”以来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,汽车产品形态和生产方式正发生深刻变化,以新能源、智能化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对汽车产业加速重塑,新汽车时代磅礴到来。

捕捉新浪潮的东风抢先布局,2018年推出岚图,随后相继完成猛士和东风纳米、eπ等品牌全领域排兵布阵,并布局插混、增程以及纯电等全技术路线。

全列阵的阵容,是东风新能源发展的一张名片,厚植技术实力,则给予东风新能源竞争不竭动力。

2021年,东风公司发布“东方风起 科技跃迁”战略,在新能源、智能驾驶两大技术领域突破,实现技术强企。

硕果累累。如今,新能源领域,东风已经打造两大专属新能源机械化平台架构,包括中国首个豪华电动越野架构猛士M-TECH和覆盖高端、主流全品类车型东风量子架构。

此外,东风自研中国首个S0A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,实现软硬件解耦,与用户共创千人千面的多场景体验。

重点打造的东风马赫动力实现行业四个第一:行业第一个1.5T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5.18%;行业第一个400kW电驱动总成集成差速锁两档变速箱;行业第一个四档智能混动变速箱;行业第一个十合一扁线电驱动总成。

“‘十四五’的两年多来,我们着力在新能源新赛道上加力提速,全面完成新能源品牌、平台、商品、关键总成及核心技术资源的战略布局,形成了‘自主乘用车+商用车+合资自主’等多条战线、多个品牌齐头并进的新局面。”杨青表示。

智能再驱动。

“各厂家在新能源平台、三电技术等方面都日趋成熟,旗鼓相当。产品处于同质化阶段,下半场竞争关键是智能化竞争。”东风公司党委常委、副总经理尤峥认为,“汽车智能化将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动能、新赛道和主战场。”?

近年来,东风公司率先开展了无人驾驶Robotaxi、无人驾驶公交Sharing-bus、5G无人集卡无限星的商业化运营,也是首家参与雄安新区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汽车企业,已累计商业化落地15个省,35个市,运营里程达到270万+公里,接驳乘客16万+人

基于东风在智能化领域10年的深耕厚植,应新时代用户和产业发展之需,东风悦享智能品牌应运而生。

依托AI人工智能技术、中央计算平台和数字化研发体系,东风悦享智能在智能驾驶、智能座舱、智能车控、智能生态四个领域发力。

智能驾驶领域,悦享智能采用单车智能和网联智能驾驶并行技术路线,以东风自研的SOA电子电气架构为基础,以超算技术和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东风智能算法库;

智能座舱领域,悦享智能以暖心科技打造移动的第三空间,可实现语音、视觉、触觉等多模态交互;

智能车控领域,悦享智能通过线控底盘和分布式驱动技术的深度融合,可实现车辆自主适应各类场景;通过对每个电机的精准控制,可在电池电量不增加的情况下,续航增加25%;

智能生态领域,可实现各类场景下的能源供给,V2L、V2V和V2G互动补能功能已在eπ007车型上搭载。东风在400V电压平台下,已掌握了当前最高的4C充电技术,搭载此项技术的新车型将在2024年上市。

精、深、特、细、好,就是东风智能化基本轴。

技术创新为本,提高核心竞争力,保证强动力支撑是抓住新浪潮的基础,东风更通过组织架构调整,机制重新设计实现高效运行,集中力量办大事,为全面推动新能源转型提供了制度保证。

8月16日,东风公司宣布实施东风乘用车新能源“跃迁行动”,对自主乘用车新能源事业进行重大管理体制调整,集团一体化管理“东风”品牌,实现“资源整合 力出一孔”,压缩管理层级,提升决策效率,全力抢抓新能源事业的窗口期。

11月6日,东风公司宣布实施新能源“跃动工程”,成立研发总院,构建“1+n”研发体系,聚焦新能源转型升级,强化新成立的公司研发总院和各事业单元研发力量的分工和协同,提升研发效能。

发挥企业科技创新引领作用,持续调整和优化体制机制,实现技术筑基强动力,制度保证的牵引力,这是东风新能源转型的支撑,也是eπ品牌底气。

2、eπ亮剑

“对东风而言,eπ承担在新能源市场承先启后的作用,承载着重大的使命。”关于eπ品牌的意义,陈昊强调。

这当然是东风公司统筹内外环境和历史诉求所作出的必然选择。

内部环境,受新能源转型等复杂因素影响,东风公司正处于新旧动能关键切换期,实现自主品牌的规模跨越式发展,加速走出调整期,才能向“十四五”目标全力迈进。

相比于豪华的猛士,高端的岚图,出击15万元-20万元的eπ品牌无疑能在市场、品牌和战略方面提供综合性的贡献。

这决定eπ品牌毫无争议是东风出击新能源的主力之一。关键问题是如何做大做强,目光又朝向了外部,寻找机会。

陈昊发现,尽管新能源处于增长,但结构性发生有意思变化。“前十个月,新能源市场有两个区隔是下降的,第一个是8万元以下的A0级以下,还有一个是25-30万元区间,超过30万元的基数不是太大。”他透露,增幅最大的是15-20万元价格区间,今年累计销量预计是220万辆,同比增长61.4%。

这是新能源发展提供的机会,但如最初的设问,15-20万元区间,也是竞争最激烈的——作为传统品牌坚固的自留地,从雅阁到凯美瑞,从迈腾到帕萨特一直顽强抵抗,依然保持前列。

东风公司选择拉近镜头,发现这类产品虽然市场地位没有快速下滑,但却通过不断让利才能保证市场份额,这显然不可持续,更无法抵抗新能源浪潮,失守更多只是时间问题。

最终,eπ品牌应势而动,顺势而为,更要乘势而进,但眼花缭乱的新世界里,它该如何做到与众不同,脱颖而出呢?

eπ品牌有它的故事。

先是定位,eπ品牌秉承“大道至简”的品牌哲学,倡导“化繁为简”的用户体验,面向的用户是勇于探索的时代新锐,也是新一派的奋斗青年,最终成为主流科技电动品牌。

更细致一点,eπ品牌的e代表电子、能量、探索以及温暖的情绪,而π是圆周率,是无限不循环小数,也代表探索无限可能。

“当e和π两个极简的符号组合在一起,寓意着为客户创造出无限可能的出行想象。”陈昊透露,构建eπ品牌时还为eπ赋予了双”T” logo,分别象征着“科技”与“变革”, 也是东风创新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实力与决心。

这也呼应品牌口号——派生无限,代表eπ将持续科技创新,为消费者带来无限美好体验。

“从eπ开始,主流新能源车的评价标准只有三个,科技、品位、信赖。”陈昊表示,eπ品牌将用科技创造无限可能,用质感美学打造品位,用可靠品质铸就信赖。

这是eπ品牌的与众不同,是躬身入局三个品牌立足点。

未来产品规划上,eπ品牌将在纯电和增程两个动力赛道同时发力,3年内将推出超10款车型,实现对主流市场的全覆盖。

首款车型eπ007已亮剑,又如何赢得新一派青年群体?

首先,东风奕派营销事业部总经理余飞对目标人群做了细致研究:“他们主流但不随波逐流,他们低调但又富有情调,他们的气质内敛亦张扬。”

观察独到,但显然给产品开发提出难度。

eπ007化繁为简,造型上采取了简约有致的设计,采取了跑车造型,还有炫酷的剪刀门设计;而在智能化和车辆性能上,依赖东风技术实力重点发力。

在东风量子架构和马赫E动力技术赋能下,eπ007电机功率高达400kW,实现3秒级零百加速;采用东风SOA智慧座舱,可实现多场景个性化定制。

安全是基本。传承“安全必须冗余 标准必须加倍”的造车理念,新车具备顶级的安全性能,拥有同级领先的坚固车身,荣获“2023中国十佳车身”认证。

“这款车,是东风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智慧结晶,更是eπ品牌派生无限的完美演绎。”余飞表示。

eπ品牌的发布及eπ007的首发亮相,意味着东风公司的自主新能源版图已经勾勒完成,形成猛士品牌、岚图品牌,以及涵盖东风风神、东风纳米和eπ三大产品系列品牌的东风品牌,实现了自主乘用车领域从豪华到高端再到主流的品牌及产品全覆盖。

以高水平科技自信自强抢抓先行新机遇,以科技创新构筑转型发展新优势,以产品全域布局列阵制胜新赛道,东风公司集中力量,发起冲锋,向未来要答案。

End.
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